從小就蠻愛看書的我,一直深深被漫畫吸引著;在臺灣很多家長都覺得漫畫是小孩子看的,其實這是一種誤會,我們應該好好來思考漫畫為何會如此受到歡迎?在出版業一片慘綠的狀況下,漫畫並沒有消退的現象,這又為何?





        其實,如此仔細研究一下漫畫,現在的漫畫都越畫越精美,而且對於一些背景還非常講究,甚至媲美坊間的一般書。我想就針對我喜歡的幾套漫畫來慢慢介紹,首先介紹《鐵路便當之旅》這套漫畫。



      《鐵路便當之旅》書裡面的主人翁—中原大介,是一位便當店的老闆,在他結婚十週年當天,妻子把「搭列車環遊日本之旅」當作是禮物送給他,於是欣喜若狂的大介便踏上環遊日本的旅程(呵呵~好羨慕喔)。


 


        在旅程中,介紹日本各種受歡迎的鐵路便當,這些資料是作者親自到每個車站取材,可說大介就是作者的化身;而且漫畫中除了介紹各車站的便當外,還對各種鐵路知識,包含路線、歷史、車型,甚至地方文化都有很詳盡的說明,內容的仔細程度絕對可以媲美專業旅遊書。


 


        這套漫畫我覺得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黑白的,雖然漫畫都是黑白居多,但因為日本鐵路便當非常講究配色,在情節中也一直說明,但因為不是彩色的,所以只能用想像的,如果可以出彩色版那應該就很完美了。


 


        看這套漫畫時,不禁想到臺灣的便當,還記得大學時好幾次坐火車去福隆買便當。其實,臺灣的便當感覺蠻有名的,除了福隆,還有奮起湖、關山,之前7-11還推出這一系列的便當。但仔細看一下這些便當是不是很類似,裡面就是肉片或雞腿、雪裡紅、豆干、滷蛋,再配點蘿蔔乾,感覺沒什麼特色,應該說這是臺灣的便當,而非地方特色的便當吧!


 


        或許有人會認為臺灣就這麼小,地方特色也差不多,所以便當都差不多。但這聽起來不會很難過嗎?


 


        食物的本質,製作者的用心,吃到在地的美好滋味是最基本的~在漫畫中的便當可以看到,日本鐵路便當盒造型在還沒有吃前,就讓你進到地方特色的風采中;打開便當,每道菜除了味道,更講究造型,以敬重傳統的方式呈現,甚至附上的筷子、湯匙、提袋等,處處是用心。


 


        反觀我們的便當,除了剛剛說的菜色外,便當盒是不是很一致?筷子也很一樣吧~打開便當,味道、配色、擺放位置等,真的該學學人家吧。不然,這幾年大家拼命喊地方特色,但看得出來嗎?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花的小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